官方新闻
News Center要】运用生态学、体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生态环境的形成与生态意识构建进行了阐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体育产业、体育场馆建设、大型赛事、体育旅游、高尔夫运动等项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优化生态体育环境、完善与在实践中加强执法与监管体育生态立法等措施,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体育生态系统奠定理论基础。【关键词】生态系统;体育;可持续发展保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的愿望。现阶段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在发展城市的同时要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融入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生态环境恶化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体育的发展,因此,我们研究体育生态学也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1.体育生态学的形成以及性质生态学是生物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形成的新学科。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生活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引起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因而生态学很自然地成为世界各国寻找拯救地球的最有效方法。到目前为止,各国学者对生态学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生物这一单门学科,已经上升至社会人文哲学层次,逐渐形成了生态方法论和生态意识的思想[1]。体育生态学是体育学科体系中的一部分。它是研究体育的各种属性和它们相互的关系,探究体育运动的规律和体育与外部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的学科。研究体育生态学能够了解与掌握体育的发展规律,解决各种矛盾与纠纷,对促进体育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体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1体育场馆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这使人们对体育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高档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是体育文化发达的标志,但是这些场馆、设施的建设所需要的材料能源大,而自然界又不能无穷无尽提供,这就导致开发者无情的滥伐乱砍,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在修建新的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时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草场、山地、林地等,这就会导致原有的地理地貌、植被、土壤、树木遭到永久的破坏,尤其是修建一些大型运动场如滑雪场、高尔夫场等,许多树木和植被被铲除,在场馆和体育场所建成后,相关的停车场、取暖设备、空调等配套设施也进行修建,这些都会给生态环境和周围空气带来污染[2]。2.2大型体育赛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各个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体育,这使竞技体育被称为和平年代没有硝烟的战争,因此国际上经常举办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各种球类赛事、大型运动会等,尤其是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比赛,它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球迷聚集在比赛城市,导致举办城市人满为患,交通阻塞并产生大量的汽车尾气,由于球迷、观众众多,从而给赛场、城市制造大量的垃圾[3]。在大型比赛中各种机动车的赛事如:汽车拉力赛、方程式赛车、摩托拉力赛等,在比赛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尾气,再加上高音设备和观众的喧嚣声等这就形成噪音污染。水上运动项目如:摩托艇、滑水等会对当地的水域造成污染。以上这些大型赛事在餐饮、住宿、交通等环节中若有一项组织不好、处理不当,就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永久的破坏,从而不利于生态体育的可持续发展。2.3体育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旅游是于1983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ain提出1986年召开的墨西哥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后,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生态旅游是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体育旅游作为体育和旅游结合的新兴产业,它是生态旅游的一种。近年来,冰雪游、生态游、边界游、登山等体育旅游项目悄然兴起。体育旅游可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在娱乐中还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好的体育旅游项目会给各地政府在经济效益上带来可观的收入。但是在收益的过程中,它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也就违背了体育旅游的初衷,使人与自然失去了和谐。3.体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1优化生态体育环境现代体育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形成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因此体育运动的发展规模与生态环境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我国体育生态环境的管理和组织不完善还缺乏相应的法规,因此在快速发展体育运动时对生态环境的优化及其不利。在优化体育生态环境过程中应从强化生态环境意识、统筹安排、科学管理、目的明确等方面进行改善和优化[4]。只有科学合理的优化体育建设、体育竞赛等问题才能保证体育生态系统环境的平衡发展。因此我们要构建合理的体育生态环境机构,使组织的生态环境机构的规模与体育发展速度、层次相对应。优化体育生态环境也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互助的,在体育运动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自然滥砍乱伐无情的开采,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同时我们也会得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因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化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上。3.2完善体育生态立法随着人们意识到环保与生态问题对人类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也成为举办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北京2008年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为生态奥运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体育生态立法远远地没有跟上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完善体育生态立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定和完善体育生态环境保护法中应制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合理开采、kaiyun开云官网废旧利用等问题,应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政府与开发者应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做到统筹安排,综合治理的原则,使体育产业、场馆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因此通过完善体育生态保护法来有效的促进体育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3在实践中加强执法与监管在当今体育比赛、各种体育旅游和大型场馆建设是导致资源破坏与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这种结果就是许多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许多执法部门法制观念淡薄,在执法过程中权力界线不清、执法主体不明确;有的政府部门过多地强调竞技体育与部门利益,未能得到有效地制止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从而加剧了体育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严格通过法律的约束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而使这些部门认识到体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才会使整个社会达到可持续发展。4.结语人与环境、体育与环境构成一个复杂的体育生态系统,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生态系统对体育运动的良性运转和发展有着制约作用;在体育活动、体育比赛等运动中不断地对周围地理环境面貌进行改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育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资源,因此我们要正确将目光放长远,处理好体育与自然、人与自然、生态与污染、效益与环境、局部与整体等关系,构建良好的体育生态环境体系,树立良好的体育生态意识,充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资源,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生态环境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陈光华.体育生态学构建的初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5:1-2[2]吴明深.论体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学刊,2004,5:23-24. [3]冯卫.体育与生态环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4 卷),2004(02):113. [4]邓跃宁.李峰.论体育生态文明[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01):6-7